3D打印,让我们离考古化石更近一步
2013年,人文考古学家Lee Berger带领他的团队在南非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考古研究并得到了一些突破性的发现,尤其是在一个名为Rising Star的窟窿体系里发现了Homo naledi(南非本地塞索托,意为智人之星)的骸骨化石,预算这些化石能够追溯到大概300万年前!
近日,该考古团队正式宣告他们使用3D打印技能打印出了骸骨化石,简直和当下存在的化石如出一辙。
两年前,当第一次发现Homo naledi化石时,Lee Berger和它的团队欣喜若狂,为了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化石,他们想了各式各样的办法,“试试能不能用3D打印将它打印出来呢?”有人提出,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彻底可行的,将化石3D扫描,再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处理,最终3D打印出来的模型彻底能够替代原化石进行研究,这就避免了对原化石的人为损坏。不仅如此,Berger还将化石的有关数据和打印文件传到了网站上,可供所有人免费阅读和下载打印。
这种开放式的考古信息是史无前例的,从网友们的反响中咱们知道,这种同享最新发现的做法是十分、十分受欢迎的。
开放考古数据不仅仅是对考古界和人类科学界的研究人员有着不小的帮助,对普通老百姓也有很大的好处,你感兴趣,你能够随时将这些模型下载下来。
不过据了解,本次揭露的化石模型的品种还比较少,并且大多数都是小型化石,当然不是每一块化石都能成功获取到它的3D数据,不过跟着3D打印技能的成熟,必定会有更多的3D打印化石出现在家庭中。

